当前位置: 首页 > 党史故事我来讲 > 正文

党史故事我来讲

建党100周年-1930年

作者: 审核: 来源:广播站 编辑:曲明 点击数: 日期:2021年04月06日

民族复兴爱国情,峥嵘岁月。烽火之中,党旗依旧飘扬。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之际,科技创新磅礴发展,爱国主义深入人心。让我们一起回顾百年党史,感受风雨兼程,体会沧桑巨变。

红军反“围剿”战争一般是指1930年-1934年,中国工农红军反击国民党军对中央革命根据地五次"围剿”的作战。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,红军经过三年艰苦曲折的游击战争,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多次“进剿”与“会剿”,至1930年夏,中国工农红军已发展到约10万人,在十余个省先后开辟了大小十多块革命根据地。中国工农红军的迅速发展和革命根据地的日益扩大,特别是李立三“左"倾冒险主义的军事行动,震动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。蒋冯阎军阀混战刚刚结束,蒋介石就调集军队,对红军和革命根据地,发动了大规模的反革命“围剿”。中央根据地是敌人“围剿”的重点。

1931年2月,国民党进行第二次“围剿”。红军集中兵力,各个歼灭,粉碎了敌人的第二次“围剿”。

1931年6月,蒋介石分三路进攻中央革命根据地。红军 “避敌主力,打其虚弱”,粉碎了敌人的第三次“围剿”。1932年底,国民党调集30个师的兵力,分三路发动第四次“围剿”。红军声东击西,坚决围歼,取得了第四次反“围剿”的胜利。1933年10月,蒋介石向各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五次“围剿”。受“左”倾教条主义、 “军事冒险主义”的错误影响,红军伤亡惨重,根据地日益缩小。1934年10月,中央红军主力被迫退出中央革命根据地,突围转移,开始长征。

(文字来源于红军反围剿-马克思主义大词典)

崂山校区 - 山东省青岛市松岭路99号    四方校区 - 山东省青岛市郑州路53号    中德国际合作区(中德校区) - 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团结路3698号

高密校区 - 山东省高密市杏坛西街1号    济南校区 - 山东省济南市文化东路80号

©2015 青岛科技大学    管理员邮箱:master@qust.edu.cn

鲁ICP备05001948号-1    鲁公网安备 37021202000007号    青岛市互联网违法信息举报中心